让基层活动活起来动起来

时间:2019-05-08 14:56  来源:网络整理  编辑:广州志愿者小编  次

基层的各类活动要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,对组织者来说是一种挑战,更是一种责任。一段时间以来,笔者常与基层活动组织者交流,发现群众不但对组织活动的频次有要求,更对活动的内容、品质和特色有更高的期待。在实际操作中,有时却存在观众没有演员多的尴尬局面,有时明文通知来的人不愿来,主动参与来的人也寥寥无几。

如此尴尬局面,是群众需求变了吗?是的,群众的需求已经不是停留在有活动的层面,而是上升到了对活动品质有更高的期望。是组织者不敬业了吗?并不是,组织者满腔热情想完成组织交办和群众期盼的任务。究其原因,是活动的更新已经跟不上群众需求的变化,也就是服务群众的精准度不够。

一是观念要活,让活动“对味”。要切换组织“要我做什么”的被动、机械执行模式,调整为“我还能做什么”的主动、发散思维理念,融入更多的辖区特色和元素,增加活动的共鸣、共识。要切换对群众“给你看什么”的填鸭式活动方式,成为群众“大家想看什么”的参与式活动方式。在活动组织上也要加大“供给侧改革”。

二是思路要活,让活动“对口”。举办一次活动从筹备的活动前、到开展的活动中、到总结的活动后,都需要投入很多脑力、心力和精力,规模大一点的活动可能需要数月的反复研究和精心推演。组织活动也需要“放管服”,“放”就是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,提出要求、提供平台、提供保障,整合辖区资源,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队伍去办。“管”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组织交办的活动目标,做到对表对标有落实。“服”就是要平衡好参与各方的权益,让他们在义务和责任的范围内,能够灵活开展工作。让群众在活动的参与中,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、价值感和归属感。

三是方法要活,让活动“对路”。互联网、大数据时代的发动宣传、收集整理的工作,例如民意调查、意见征集,交由电脑来做,让人脑有更多时间、空间做统筹。活动要根据实际加强分类,通过纪律约束、精神激励、物质奖励等多元化方式,专业性、政策性、组织性强的活动,一定要严格纪律,保障严肃性。休闲的、娱乐的、科普的活动,可以活泼、有趣地开展。

只有活动“活起来”,跟得上变化、对得上需求、做得到专业,才能让组织者更有信心,让参与者更有热情,从活动中不断增强吸引力、凝聚力、组织力,活动才能真正“动起来”。(梁艺福)


(责编:木胜玉、朱红霞)